近期,在“2023年世界互联网大会 乌镇咖荟·汽车夜话”上,地平线CEO余凯直面行业现状,称目前市面上已量产的中阶智能驾驶辅助产品(如高速NOA)功能仅达“可用”未及“好用”,而高阶产品城区类功能尚未及“可用”。

余凯呼吁,行业回归理性,持续共同努力,找到合理路径来实现真正用户价值和合理成本的平衡点。同时,余凯在会上预告,征程6系列将于明年正式发布并开启量产交付,征程6系列将是划时代的全新代际产品,满足从低到高阶全场景量产需求,针对痛点提供更优解决方案。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核心观点】    

  1. 通过电动化智能化变革,中国实现了自主品牌向上,正逐步扩大市场份额。
  • 30万元以上的中国汽车品牌车型,L2+基本成为标配,80%以上装备了L2+高级辅助驾驶。
  • L2+的市场,中国自主品牌占56.4%,43.6%是外资品牌,仅特斯拉一家。在智能化革命,中国的自主品牌与特斯拉在引领全球趋势。
  • 目前市场上已量产的中高阶智能驾驶系统仍存在很多痛点,要找到合理路径实现用户价值与合理成本的平衡点
  • 已量产的中阶智能驾驶辅助产品,功能仅达到“可用”,未及“好用”状态;
  • 已量产的高阶智能驾驶辅助产品、城区内的功能体验尚未及“可用”。
  • 要从用户价值出发,从不可用做到可用,从可用做到好用,给用户驾驶的“轻松感”。
  • 算力的成本与用户的体验、用户价值并不是成正比,回归理性,提升用户体验。
  1. 技术重构是实现全场景高阶智能驾驶系统量产的唯一途径,智能驾驶的发展会像功能机进化到智能机时代
  • 目前行业基于不同的功能开发单独的软件、单独的域控制器,表面看起来是成本的堆叠与增加,但其实这是用硬件思维来干软件。
  • 如果从软件与计算平台角度来看,要打造的是整个自动驾驶的基础系统,在上面开发不同的应用,以手机举例,就像从功能机进化到智能机时代。
  1. 软硬协同是地平线的独特优势:依托世界领先的前沿软件算法研究,去设计最先进的硬件计算架构,然后支持最先进的算法。
  • 地平线自动驾驶通用算法框架(UniAD)荣获顶级会议CVPR 2023最佳论文,从9000+篇投稿论文中脱颖而出,成为首篇以自动驾驶为主题的CVPR最佳论文。
  • 地平线也提出了大模型Transformer端到端的自动驾驶,同时把代码开源,推动整个行业进步。
  • 地平线把对软件的理解注入到每一代芯片架构的设计和创新,使芯片架构与应用软件配合得严丝合缝,计算效率非常高。
  1. 征程6系列将是划时代的全新代际产品,将于2024年正式发布,同年开启量产交付
  • 更强性能,搭载专为Transformer优化的BPU纳什智能计算引擎
  • 更高集成度,丰富的异构多核处理单元,支持智驾全栈计算任务
  • 全阶可拓展,多款计算方案满足从低到高阶智驾全场景量产需求
  • 生态更开放,平台化设计支持更高效灵活的算法定制与生态部署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向大家预告一下,我们马上将会推出全新一代的征程6系列。征程2、征程3、征程5一路发布并量产落地,我们积累了8年,征程6系列我认为是划时代的产品,而且从我自己角度来讲,因为我对自己的要求一直是比较高的,这款产品会是我真的觉得比较满意的产品。

大众宣布了投资24亿欧元,我们也是大众入华40年以来单笔最大的投资,而且大家可能关注一个细节,宣布投资地平线的时候,他们实际把在美国他跟福特投资的自动驾驶公司Argo给关掉了,是同时发生的事情,这其实也是另外一个层面在说中国在行业里面的竞争以及拼搏,我觉得我们可能在智能电动汽车的技术真的走向了全球的领先。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芯动力人才计划®

    第122期国际名家讲堂

用于IGBTs和WBG功率器件的栅极驱动芯片

Gate Drive ICs for IGBTs and 

WBG Power Devices 

活动安排

时间:11月23-24日(周四至周五)

地点:厦门(具体地点详见报到通知) 

报名方式:请扫描下方二维码

注册费用

1.线下参训

Standard:6200元/人;

Early Bird(11月12日前付款): 5200元/人;

IC Power® Special(芯动力人才计划®合作单位 ):5200元/人;

2.线上参训

Standard:24800元/账号;

Early Bird(11月12日前付款):20800 元/账号;

IC Power® Special(芯动力人才计划®合作单位 ):20800元/账号;

*注册费用包含教材、午餐、茶点,其他费用(住宿、交通等)请自理。

专家介绍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吴伟东

Wai Tung Ng

吴伟东分别于1983年、1985年和1990年在多伦多大学获得电气工程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吴教授目前就职于多伦多大学电气与计算机工程系,他还是多伦多纳米制造中心(TNFC)和开放获取研究机构的主任。吴教授是功率半导体器件和智能功率集成电路领域的知名研究员。他的研究小组展示了许多世界首创的创新设计,包括具有可调整输出级的数字可重新配置DC-DC功率转换器[IISPSD 2006]、超结功率FinFET[IEDM 2010],以及一系列用于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和氮化镓功率晶体管的智能栅极驱动器集成电路。目前,吴教授的团队正在积极推广数字可重构栅极驱动电路,以改善GaN和碳化硅(SiC)功率晶体管的开关特性。其中包括许多新颖的功能,如一步空载校正、间接电流传感、抑制电磁干扰的动态驱动强度、智能电源模块的液冷封装等。

作者 Song, Xu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