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台湾】
(1)台积电制程领先全面扩充 技术论坛关键重点一次看
台积电2022台湾技术论坛今天登场,由总裁魏哲家演讲「新的世界、新的契机」揭开序幕。
魏哲家不仅分享半导体产业的3大改变,并说明台积电先进制程的进展,以及与竞争对手的不同,强调台积电没有自己的产品,客户不用担心台积电会抢你的设计,客户成功以后台积电才可能成功。以下是台积电技术论坛的6大关键重点。
1、半导体的3个改变。第一是单靠晶体管驱动技术效能提升已经不够,还要3D IC对外沟通,要用堆栈的方式。第二是各项产品半导体含量一直增加,先进制程及成熟制程需求都在增加,技术也都在进步,都一样重要。
第三是以前讲求全球化,为了安全,现在讲求区域化,美国、日本、欧洲及中国大陆等各国政府都欢迎厂商前往当地设厂,一个全球化、有效率供应系统时代已经过去,成本会急速增加。台积电将与客户紧密合作,降低风险。
2、台积电与对手的不同。台积电有能力设计产品,不过绝对没有自己产品,客户不用担心台积电会抢你的设计,客户成功以后台积电才可能成功。台积电的对手不管客户有没有成功,还是会有自己的产品。
3、先进制程进展。台积电5奈米量产进入第3年,累计生产200万片,没有一家公司比台积电多。
此外,3奈米即将量产,将是最好技术,对手的3奈米比台积电的4奈米还有些差距;台积电升级版3奈米(N3E)将在2023年下半年量产。
台积电2奈米采用奈米片架构,规划将于2025年量产。相较N3E,在相同功率下,速度提升10%至15%;在相同速度下,功耗降低25%至30%。
4、特殊制程规划。特殊技术广泛应用于射频、微控制器(MCU)、影像传感器、电源管理芯片及显示器等领域。近年来,台积电特殊制程投资大约以年复合成长率44%增长,2021年至2022年12吋特殊制程产能将增加12%。
5、3D Fabric进展。2022年先进封装产能将比2018年大3倍。2022年开始SoIC芯片堆栈制造,计划2026年将产能扩大到20倍以上。
竹南拥有第一座3D Fabric全自动化工厂,将先进测试及SoIC和InFO/CoWoS运作整合在一起,2022年下半年开始进行SoIC生产,2023年开始3D Fabric全面运作。
6、全球生产据点。台积电南科晶圆18厂5期至9期为3奈米制造基地;目前正在筹备新竹晶圆20厂,未来将是2奈米生产基地。高雄晶圆22厂预计今年下半年动工兴建,2024年量产7奈米及28奈米。
海外厂区方面,台积电美国亚利桑那州厂2024年量产5奈米;中国南京厂28奈米新厂今年第4季量产;日本熊本厂2024年量产12/16奈米和28奈米家族技术。
(2)台积电王英郎:2024年美日及高雄三座新厂同时量产
台积电(2330)今(30)日召开2022技术论坛台湾场次,晶圆厂营运一副总经理王英郎在论坛期间指出,台积电的卓越制造持续推进,2024年日本熊本、高雄与美国AZ新厂将同时量产。
王英郎指出,过去台积新厂平均每年盖两个,过去三年则是每年盖6个,2021年盖7个厂,2022年盖五个厂,2023也将有五个厂要盖。
依据台积电今日展示规画,台积新竹将建设晶圆20厂为2奈米生产基地,高雄晶圆22厂将动工兴建并计划2024量产,日本熊本晶圆23厂已动工目标2024量产。另外先前已在中国大陆新建28奈米扩产预计今年第4季量产开出产能。
【韩国】
(1)韩政府敲定2023年预算 集中扶植半导体、能源产业
韩国政府今天敲定2023年预算案,负责产业发展战略的产业通商资源部新年度预算共10兆7437亿韩元(约新台币2558亿元),将集中扶植半导体、核电等能源安保系统等主要产业。
韩国政府今天召开国务会议,表决通过2023年度预算案,将于9月2日提交国会。韩联社报导,新年度预算共达639兆韩元(约新台币15.2兆元),较2022年预算仅增加5.2%,创6年来最低增幅;若计入补充预算,2022年财政总支出为679.5兆韩元,2023年编制预算是近13年来首次少于前一年度的财政总支出。
企划财政部长秋庆镐说明,在综合经济危机下,这次预算编制采取确保财政稳健方针。据预算案估算,2023年除社保基金外的财政收支赤字估为58.2兆韩元,约为今年初估值110.8兆韩元的一半,占GDP约2.6%;国家债务则为1134.8兆韩元,占GDP约49.8%,较今年增速放缓。
其中产业通商资源部新年度预算较今年度预算减少3.7%,共列10兆7437亿韩元,为配合财政支出结构调整,将集中扩大在攸关国家经济、未来核心战略技术研发投资。
产业部列出3大产业战略重点,包括有助加速提升产业转型的半导体、未来车款等尖端主力产业育成、有助巩固能源系统的能源安保强化及新产业创出,以及有助提高活化出口、扩大投资与符合国家利益与实用性的贸易战略。
在尖端和新产业育成预算将投入5兆2608亿韩元,用于半导体、生技、蓄电池、机器人、航空等尖端战略产业技术研发、基础建设与人才培育等项目;其中为培育半导体人才,产业部编列23亿韩元预算设立「半导体学院」,并将为官民合作培育高级人才提供100亿韩元支援。
能源安保强化部分则将投入4兆2640亿韩元,扩大建构能源产业生态系、出口产业化、潜力技术开发及基础建设等投资;在创新小型核能反应炉(I-SMR)技术开发及核电厂拆除竞争力强化技术开发产业,将分别投资39亿及337亿韩元。
值得注意的是,教育部明年度预算较今年度增加逾12兆韩元,将扩大支援地方大学的人才培育计划,并设立6所半导体专门大学,全力支援重点产业人才需求。
整体而言,韩国政府明年度用于推动半导体产业发展预算共达1兆韩元,恢复核电厂相关产业预算增至6700亿韩元,培植宇航产业等未来潜力技术及新产业人才则增至2兆韩元,人才育成规模预期扩大至20.3万人。
(2)韩籍专家:“芯片联盟”将破坏全球供应链
韩籍专家、北京外国语大学客座教授禹辰勋(Woo Jin-hoon)8月29日在《中国日报》刊文指出,美国欲拉拢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组建“芯片四方联盟”,从而确立自身在全球半导体供应链中的主导地位,此举很可能会破坏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
文章分析指出,美国的所作所为非但不能有效解决全球芯片短缺问题,反而可能扰乱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美国依赖进口来满足芯片需求,正是由于该国在新冠疫情暴发前不断增加进口才导致了全球芯片短缺。如今,美国欲通过组建“芯片四方联盟”来缓解国内芯片短缺问题。
自去年以来,美国国务院一直试图将芯片合作机制升级为与盟国、伙伴国的政府、企业间的联盟,从而支撑本国芯片产业,重新确立对供应链的控制,并孤立中国。
今年8月9日,美国总统拜登签署了《2022芯片与科学法案》(以下简称“芯片法案”),其中包括投资520亿美元促进芯片制造、加强研发,从而创造更多就业机会、确保芯片供应、与中国竞争。芯片制造商若将生产线转移到美国就可以获得补贴和税收优惠,附加条件是10年不得在中国增加投资。此举在短期内对美国有利,但长期看来贻害无穷。
一旦美国商务部发布具体规定,英特尔、三星和台积电等顶级芯片制造商将无法升级在中国大陆的生产线。这就意味着,尽管它们已经进行了大量投资和布局,最终却只能生产低端产品,从而蒙受巨大损失。
美国国会无视英特尔和该国半导体工业协会的呼声,通过了“芯片法案”。不过,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以及它们的芯片制造商可能会继续就具体条款与美国政府进行谈判,以维护自身长期利益。
“芯片四方联盟”的顶级芯片制造商都在大陆拥有生产线,其中包括美光科技、英特尔、三星、韩国SK海力士、台积电、联华电子等。韩联社援引大韩商工会议所的报告称,在过去20年里,韩国对华芯片出口从2000年占总出口比重3.2%增至2021年的39.7%,增长了约12.4倍。
全球半导体产业链和供应链基于比较优势原则运作。通过公平竞争和国际分工,芯片制造商建立了合理的资源配置机制。政府过度干预、技术垄断和信息不对称等因素会阻碍公平、均衡竞争,并影响市场运行,给政府、企业和消费者带来巨大损失。
事实上,将中国排除在全球芯片产业链之外并非易事。若美国对中国实施制裁并堵塞其投资渠道,受重创的不仅有中国半导体企业,还有在华运营的国际信息通信技术巨头。比如,苹果在中国有许多制造商,其供应链中至少有30家企业在上海有工厂。
此外,中国的工厂从其他国家和地区进口半导体,并将其组装成成品出口到世界多地。美国对中国实施制裁,势必会扰乱芯片产业链和供应链。基于此,美国想要拉拢的经济体以及其他经济体应该采取措施维护现有的产业链和供应链,以确保继续赚取可观利润、实现可持续发展。
韩国、日本和中国台湾地区可以借助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自贸协定与合作机制来维护东亚的产业链与供应链。一个需求强劲的市场是技术创新的强大推动者,也是生产和增长的驱动力。
(3)韩副外长:已建议美2025年前暂不取消韩电动车购买补助
南韩副外长李度勋30日说,已建议美方将通膨削减法案(IRA)中针对在韩生产电动车的歧视性措施效力暂缓至2025年。
在外委会议员郑镇硕指韩方应要求美方在现代汽车乔治亚厂2025年完工前,暂缓对韩产电动车实施通膨削减法时,李度勋表示同意,并做出上述表示。
李度勋还说,南韩政府将争取在美方制定通膨削减法实施细则过程中充分体现韩方立场,美方也回应称愿就相关事宜保持协调沟通。
(4)南韩国会通过决议 将与美协商改善《降低通膨法案》
南韩国会周二 (30 日) 通过决议,表达了对美国降低通膨法案 (IRA) 的担忧,这项法案将在北美以外组装的电动汽车 (EV) 排除在税收优惠之外。
美国总统拜登本月早些时候签署的这项法律,要求扩大对电动汽车购买的税收补贴,但仅限于在北美组装的电动汽车。同时,它还需要在电动汽车中使用美国制造的电池和电池材料。
现代汽车和起亚汽车等南韩汽车制造商担心,这项法案将使他们失去在美国的发展机会,因为他们在本国国内生产旗舰车型,并将其运往海外销售。
决议呼吁,美国也应根据两国之间的自由贸易协定,为南韩制造的汽车提供税收优惠。
据南韩驻美大使 Cho Tae-yong 表示,美国政府已同意与南韩就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 IRA 对南韩电动汽车的不利影响,展开正式会谈。Cho 指出,美国理解南韩担忧背后的原因,并认为这是有道理的。
Cho 说:「我们特别强调,作为自由贸易协定的盟友和伙伴,南韩对电动汽车采取歧视性措施是不公平的,美方没有提出任何不同意见。」
南韩国会贸易、工业和能源委员会还计划在周二晚些时候通过另一项决议,要求改进 IRA。
【美国】
(1)特斯拉恐因「幽灵剎车」问题 面临集体诉讼
路透报导,美国加州一位特斯拉Model 3车主已控告特斯拉,并提议和其他有意提告的车主共组集体诉讼,原因是车辆会突然因不存在的障碍物煞车,形成「吓人且危险的噩梦」。
旧金山车主托雷多(Jose Alvarez Toledo)在26日向北加州联邦法院提起的诉状指控,特斯拉仓促地让采用不安全技术的自动驾驶汽车功能上市;这些技术包括「自动驾驶」辅助系统或「全自动驾驶」(FSD)辅助系统、以及紧急煞车系统。
诉状表示:「在突然出现意料之外的煞车瑕疵时,它们(这些技术)把一个理应安全的功能,变成一个吓人且危险的噩梦。」该诉讼并寻求集体诉讼地位,希望纳入所有遭受突然意外煞车瑕疵的美国车主或租车者。
这起诉讼指控,特斯拉欺瞒地隐藏了与「自动驾驶」辅助系统有关的安全风险,违背了保证,且不公平地从「自动驾驶」功能获利,违反加州的不公平竞争法律,并且为修车支出与特斯拉汽车价值的减损,寻求补偿与惩罚,同时要求为自驾功能所造成的额外成本,寻求退费。特斯拉未立即回应路透的置评请求。
这桩诉讼也将促使公众和监管部门扩大检视特斯拉的驾驶辅助功能,虽然特斯拉执行长马斯克承诺,今年底前将在美国达成全自动驾驶。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今年2月已针对41万6,000辆回报意外启动煞车,展开调查。
另一方面,特斯拉也已向路易斯安那州东区联邦地方法院提起诉讼,主张路州法律限制该公司直接销售汽车给消费者的能力,侵害其宪法保障的权力。诉状认为,路州保护主义式、反竞争且没效率的法律,不合时宜地限制了当地消费者的自由。路州禁止汽车制造商直接向消费者售车的法律,在2017年生效。
(2)ADI或对部分芯片产品提价 9月25日起开始执行
美国模拟芯片巨头ADI最近向其经销商发布一份调价函,称“由于过去一年供应链受到通胀影响,虽然我们尽力减少对终端客户的影响,没有提价,但现在我们必须对部分型号的芯片产品提价,以维持我们的毛利率水平。”ADI强调,提价不是为了扩大利润率。
据业内流传出的涨价函显示,ADI将提高全线产品价格,包括新订单及现有预订需求,但并未透露具体的涨幅,涨价将从自2022年9月25日起开始执行。
据悉,ADI主要生产可用于热源管理和热控制的高端模拟芯片,目标市场主要是工业和汽车等领域,这在目前消费电子终端市场需求疲弱情况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冲击。
(3)AMD推全球最快电竞处理器Ryzen 7000系列 9月底上市
芯片处理器大厂超微 (AMD-US)29 日举行全球在线发表会,发表新一代个人计算机产品,其中,预告将在 9 月 27 日推出新一代 Ryzen 7000 系列处理器,也是全球为电竞与内容创作者开发、运算最快的处理器,可望为近期低迷的需求增添动能,市场预期,台厂供应链届时也将推出新品抢市。
超微发表搭载全新 Zen 4 架构的 Ryzen 7000 系列处理器阵容,采用台积电 (2330-TW) 5 奈米制程,超微说,Zen 4 架构对比前一代 Zen 3 架构,IPC(每时脉周期指令数量) 效能成长约 13%,且 Ryzen 7000 系列处理器最高具备 16 核心、32 执行绪,最高时脉上看 5.7GHz,以最高阶版本 Ryzen 9 7950X 为例,单核性能最高提升约 29%,在测试中性能也优于竞争对手产品。
除最高阶 Ryzen 9 7950X 处理器外,超微也宣布推出 Ryzen 9 7900X、Ryzen 7 7700X、Ryzen 5 7600X 等共计四款处理器新品,售价则落在 299-699 美元不等,新品也预计 9 月 27 日起由各地通路伙伴正式上市推出。
此外,超微今日也宣布推出 Socket AM5 主板平台,主要针对 Zen 4 架构的 Ryzen 处理器,将可支援 PCIe5、DDR5,并预告该平台可望支援至 2025 年,首波提供支援的 X670、X670E、B650、B650E 等 4 款产品,前两者预计 9 月推出、后两者则预计 10 月推出,同时超微也发表 AMD EXPO 技术。
近期整体电子产业市况面临下行风险,各大电子厂也有库存调整压力,超微虽然对下半年个人计算机业务展望保守看待,但对中长期仍乐观,加上台积电先进制程奥援,可望持续扩大在个人计算机、服务器等市占率。
随着超微将在 9 月推出新一代高性能的中高阶产品后,预期台湾协力厂商包含华硕 (2357-TW)、技嘉 (2376-TW)、微星 (2377-TW)、华擎 (3515-TW) 等也将同步推出新品抢市,预期将带动新一波需求动能。
【欧洲】
欧盟9/9召开能源紧急会议 盼天然气和电价脱钩
欧盟准备对能源市场祭出短期干预措施,以减缓电价涨势,最终让天然气价格不再和电价挂勾。
欧盟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 (Ursula von der Leyen) 周一 (29 日) 会晤德国经济部长哈柏克 (Robert Habeck) 时说,电价因市场紧张和投机行为而飙涨,「我们必须在未来几天或几周发展出一套机制,确保天然气价格不再和电价挂勾。」
欧洲电价破天荒飙涨,高达一年前的十倍,这助长了通膨,让欧洲家庭和企业苦不堪言,并升高欧洲的社会不安和政治动荡。
如今愈来愈多成员国要求设定电价上限。今年轮值欧盟主席国的捷克将在 9 月 9 日召开能源部长紧急会议。
有关能源市场干预计划仍在规划阶段,欧盟外交部长表示,欧盟执委会最快本周会提出详细计划。欧盟智库资深研究员 Simone Tagliapietra 说:「欧洲面临的是特殊情况,使用特殊干预是合理的。但这当中必定有得有失,决策官员最关键的挑战,将是不要一竿子打翻一船人。」
媒体今年稍早取得的内部草案显示,欧盟执委会考虑以价格上限因应俄国限制或切断供气,可能选项之一是在欧盟天然气交易所设置最高价格。
但该份文件显示,这种机制通常也可以在其他层面引入。德国经济部长哈柏克建议,短期措施可考虑对能源公司的超额获利课税。
由于德国表示,储气速度快于预期,导致欧洲基准的荷兰天然气近月期货周一一度暴跌 21%,创 3 月以来最大跌幅,扭转上周大涨近 40% 的部分走势。
然而电价飙涨加上俄国供气不足,已让一些电力公司造成沉重压力。德国公用事业业者 Uniper 周一向德国国营银行 KfW 额外要求 40 亿欧元 (40 亿美元) 金援,Uniper 原本的 90 亿欧元信用额度已经用光,新提出的金额是该公司目前目前市值的两倍。
捷克总理 Petr Fiala 正在为电价上限计划争取支持,并在周一和德国财长萧兹 (Olaf Scholz) 于布拉格举行双边会议。萧兹在共同记者会中表示,相信欧盟很快会达成某种共识。
【日本】
(1)电价飙升 10家大公司全部达到设定上限
自现行制度启动以来,10家主要电力公司首次全部达到上限。10大电力公司宣布,10月份普通家庭的电费为东京电力9,126日元、中部电力9,189日元,只有中部电力提高价格。电费有反映资源价格变化的制度,但为了减轻消费者的负担,设定了上限。受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和日元贬值的影响,10家主要电力公司自2009年引入该系统以来首次全部达到上限。据相关人士透露,多家电力公司正在考虑向政府申请提高上限。
(2)日本经营之神稻盛和夫辞世 曾率日航起死回生
有日本「经营之神」美誉的京瓷与KDDI创办人稻盛和夫8月24日因衰老辞世,享耆寿90岁。他生前创造独特的阿米巴经营模式,曾率领日航起死回生。
日本朝日新闻报导,稻盛和夫24日上午8时25分在京都市自宅因衰老辞世。
稻盛和夫出身鹿儿岛县,毕业于鹿儿岛大学工学部后,在京都一家生产绝缘器的工厂任职,1959年创立京都陶瓷公司,也就是现在的京瓷公司,1997年起任职名誉会长(董事长)。
1970年左右,公司成功开发并量产了一种可以保护半导体芯片的陶瓷零组件,业务从此由精细陶瓷扩展到电子零件、太阳能电池、手机等领域,并朝全球化迈进。公司人数从创立时期的28人,扩大到业务遍及全球30多个国家、员工数8万3000人的大型集团。
日本放送协会(NHK)报导,稻盛和夫创办京都陶瓷公司时资本额为300万日圆,而现在的京瓷年营业额约为1兆8000亿日圆。
此外,日本在1980年代兴起通讯自由化风潮,稻盛和夫为了不让当时的电电公社(现在的NTT)独占,于1984年创立第二电电(DDI)。
DDI在2000年与KDD、日本移动通信(IDO)合并,成为日本现今三大电信业者之一KDDI。
稻盛和夫除了主导日本国内长途电话费降价等政策,也为手机普及作出贡献。他自2001年起担任KDDI的最高顾问。
稻盛和夫2010年在当时执政的民主党政府请求下,接任宣告破产的日本航空(JAL)会长,当年他已经高龄78岁。
尽管家人与友人均反对稻盛和夫接下这个职务,但他以自己的人生哲学是「为人类、为社会做出贡献,视为人类最崇高的行为」为由,接下这个沉重任务,并从经济、雇用、竞争三方面进行日航重建。
稻盛和夫在接任会长后以东京的饭店为家,向日航员工传授京瓷与KDDI成长的「阿米巴经营」模式。
这个由稻盛和夫创造的独特经营模式,将员工分为数人一组的小型单位,且各单位分别订定事业计划与目标,藉此提高每个部门获利或员工干劲。
他让日本航空每位员工都彻底抱持获利意识实现日航重整,在破产起算仅2年8个月后,罕见快速地让日航股票重返东京证交所上市,展现其经营手腕。
在这期间,稻盛和夫一直无薪担任日本航空会长,并于2015年起转任日航名誉顾问。
外界把稻盛和夫跟另一位日本企业家、松下电器创办人松下幸之助相提并论,同称为「经营之神」,学习稻盛和夫的人生与经营哲学的学习团体「盛和塾」,有来自全球各地约1万5000人参加。
不过,盛和塾的活动随着稻盛和夫年岁增长,「盛和塾」已在2019年划下句点。
此外,稻盛和夫一直认为「个人的资产是暂时替社会保管的东西,未来应该返还社会」。
他在1984年、52岁那年出资200亿日圆成立稻盛财团,为增进国际间相互了解做出贡献,旗下设立「京都奖」,表彰在科学和文明发展、人类精神的深化与提高方面作出显著贡献的人士。
京都奖每年在尖端技术、基础科学,以及思想艺术三方面各颁发一个奖项,颁发奖章与1亿日圆奖金。
【其他国家或地区】
越南国运营商Viettel计划进军芯片制造领域
据Digitimes报道,越南国有电信服务提供商Viettel向该国总理透露,其打算在已经开发的电子支付服务的基础上,涉足芯片制造。
据VnExpress国际报道,国防部下属的Viettel集团负责人在与总理范明政会面时表示,除了开发电子支付服务,该公司还打算涉足芯片生产。Viettel认为,自行生产芯片可以确保越南的国防安全。越南电信还可以利用自己的优势,在高科技国防、建筑和互联网安全等领域充当国有企业的领导者。
关于电子支付服务,预计Viettel将建立一个国家数字转型平台,作为金融转账和电子清算服务的代理。这个平台可以在银行之间转移资金时使用。
据报道,总理范明政支持越南电信研究和生产芯片技术。他认为,对于越南的数字化转型,包括数字政府、数字经济和数字社会的建设,Viettel应该以高效和有影响力的方式发挥关键作用。总理还同意让Viettel成为金融转账和清算服务的机构。
在过去的几年里,Viettel的年均税前利润一直在400亿越南盾(17亿美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