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在上个世纪80年代,成为全球半导体体霸主,美国为了重新夺回霸主的位置,1987年成立了SEMATECH联盟(半导体制造技术战略联盟),摩托罗拉等14家半导体公司联合来,通过国家的行为,联合产业、企业行为,通过反倾销等等多种的手段,又夺回了这样的一个霸主的位置。
当前美国对中国芯的打压持续加码,美日产业霸主的角逐给中国芯有哪些启示?

大湾区资本创始合伙人、清华大学华商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王爱阳指出,回顾历史,1976年日本5家公司的合作刚开始并不顺利,因为大家各自有各自的利益,是不是把最好的人才最好的资源都拿出来,没有达到这个效果。
后来是因为日本的行业,当时的行业领袖垂井康夫出来,担当整个联合研究所的所长,因为他的声望,他的洞察力就把各方整合起来,达到了刚才的效果。
同样在1986年1987年,美国的SEMATECH刚刚成立的时候也是大家吵的一锅粥,因为东岸的严谨,西岸的自由奔放风格不一样,就最后是谁出来把大家统筹到一块了,是当时已经退休的、英特尔的联合创始人莫伊斯,又出来带着这14家公司,最后催生了新的一代优秀的美国的半导体公司。
同样我们看到韩国的三星的李在镕、李健熙,台湾地区的张仲谋。
王爱阳表示,有没有卓越的领袖人物在这时候对联盟做牵头,是成功的关键。不管是美国还是台湾地区,还是日本和韩国,他们都在产业发展的关键节点上,都有非常关键性的人物在带领着产业朝前冲,最后才能趟出一条开阔大道。
来看大陆半导体的发展,以2000年为一个时间节点,当时发布18号文,大陆的半导体产业生态慢慢建立起来,有以中芯国际为代表晶圆制造企业,展讯、格科微、兆易创新为代表的芯片设计企业,还有中微半导体为代表的设备企业,还有安集科技为代表的材料企业等等,这些企业是大陆半导体在当时非常关键的产业主力军,这些企业的带头人张汝京、赵立新、尹志尧、王淑敏、朱一明等等,都是大陆半导体产业振兴路上非常关键的领军人物。
那是2000年的时候,到现在2022年已经是20多年过去了,中国芯还需要持续发力,需要更多的领军人物,能够挑起这样的一个重担来持续来推进产业朝前走。
王爱阳指出,对于半导体行业的追赶,下一步中国肯定也会推出更强有力的一个国家和企业联盟的策略,这其中确实也需要有担当的行业领袖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