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的德国汽车芯片供应商英飞凌,表示正在考虑将更多制造业务转移到美国,以遵守最近通过的旨在促进美国半导体行业发展的立法。
英飞凌绿色技术部门负责人表示,公司正在审查《降低通货膨胀法案》中与美国制造的商品价值相关的要求。“我们遵守这些规则,不会因为我们在美国没有的某些价值份额而被排除在业务之外”。未来公司“可能需要将一定数量的产品或某些额外的制造转移到美国。”

总部位于慕尼黑的英飞凌在美国拥有7个制造基地,在墨西哥拥有1个制造基地,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过去十年的收购,例如 2015 年斥资 30 亿美元收购International Rectifier,以及 2019 年斥资 90 亿美元收购竞争对手赛普拉斯半导体公司。
美国3690 亿美元的一揽子补贴和税收激励措施引起了欧洲政策制定者的担忧,因为绿色转型所需的高科技产业眼睁睁地看着大西洋彼岸的机会。
在新冠大流行引起的芯片短缺严重打击其汽车行业并凸显该行业重要性之后,德国也投入了数十亿欧元的补贴来鼓励国内制造。
英飞凌受益于恰逢新冠大流行引起的半导体生产瓶颈的需求。上个月在德国东部城市德累斯顿的一家工厂破土动工,并获得了 10 亿欧元的补贴(大约是成本的五分之一)用于建设。
英飞凌发言人指出,疫情病揭示了有多少行业依赖半导体,而这些半导体主要来自中国台湾。中国两岸关系的走向加速了整个业务发展重心的讨论。
尽管汽车销售正在放缓,英飞凌押注将受益于向电动汽车的过渡,电动汽车比内燃机汽车需要更多的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