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地区经济部门30日宣布,目前为止大陆整车及车辆底盘不允许自大陆地区采购,但外界关切台湾汽车整车业者疑有化整为零,自大陆地区引进整车零组件达95%比例,来台组装进行不公平竞争,严重影响台湾地区的零组件业者生计。台湾地区经济部门已协调财政部门、交通部门与环境部门研拟本地产车新制做法,业者在地化供应链比重须逐年提高比例,相关配套措施将一并于8月1日正式实施。

台湾地区经济部门表示,新制做法针对台湾地区从业者如选择要引进的车款包括陆资与国际品牌合资者、陆资并购之国际品牌者、国际品牌在大陆厂生产者及大陆品牌者均纳入管理机制内。车厂须配合提出在地化供应链合作价值比率承诺且须逐年提高,上市第一年15%,上市第二年25%,上市第三年35%;对于新制上路前已上市车款和即将上市车款亦将要求在地化供应链合作价值比率。
台湾地区经济部门表示,为维系台湾本地汽车零组件业者,应让业者有公平竞争的环境。为使台湾本地车厂与零组件保有竞争力,并因应国际局势发展变化,并使业者可以兼顾营业生计以及员工就业,因此将实施新制。今年7月26日在台湾区车辆工业同业公会理事长拜会经济部时,向业者说明政府后续规划;并于7月30日邀集各车厂说明新制实施作法。
经济部门表示,台湾地区汽车产业和汽车零组件产业相互合作带动下,分别创造出2,300亿元及3,060亿元(台币)的产值。各车厂与技术母厂授权下,引进技术在台湾地区进行组装成车,带动产业发展。而台湾的汽车市场,新车每年约45万辆,现阶段本地组装新车约25万辆,进口车约20万辆。
经济部门说明,因台湾地区市场不大,对于大陆整车并未开放来台销售,同时限制有成车特征的底盘亦不得采购来台,其他部分未限制业者采购大陆零组件来台。近期有业者利用法规未对大陆汽车零组件管制的规范,采购相关车款时未能同时使用兼顾运用当地汽车零组件业者的能量,各界均认为政府必须有公平的管理机制。
为使业者确实落实承诺,政府相关单位已经研拟相关配套进行管理,自业者提出申请程序,如拟自申请大陆样车进口与专业人士来台、采购大陆制且供小客车或小客货两用车使用之马达、转向装置、车轴、车架四项产品及相关车款申请或换发车辆领牌相关审验前,需先向产发署提出在地化供应链合作价值比率承诺书并取得产发署同意文件后,始得进行申请,相关措施将于8月1日正式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