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嘉宾】倪文海博士,中科大学士毕业,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物理学博士及射频电路设计硕士。曾就职于美国Harris和RFMD公司。2004年回国后入职鼎芯通讯,带队研发出高性能的中国3G TD-SCDMA收发芯片套片。2014年创立杭州迦美信芯,专注为智能手机终端厂商提供射频前端芯片。

刘士东,源是资本创始合伙人,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基地产学研融合中心投资顾问。2005年硕士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做过十年To B产品经理,横跨通信、安防、互联网支付三个行业。之后转行投资,所投的硬科技项目都属于被卡脖子的领域。

一、OPPO终止造芯片受内外因素影响

慕容素娟:  OPPO宣布终止造芯引起业界的广为关注,OPPO投资上百亿,快速组建了3000人的研发团队,终止确实非常可惜。

从整个中国手机产业发展的历史来看,OPPO终止造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件,折射出背后芯片产业的一些相关规律,值得大家探讨和分析。

倪文海: 我来参加慕容谈芯这个节目,来看哲库关停这件事情真的不是凑热闹,也不想当师傅当马后炮,因为我自己也是蛮辛辛苦苦经营迦美信芯也快10年了。回归这个主题,就是说从经营企业的角度怎么样来看待这件事情。中国有个成语叫壮士断腕。

所以我从一个企业家的角度来看的话,OPPO关停哲库是非常有魄力的,甚至是一个明智的决定。因为我也是经历过一些不盈利的一些项目,或者一些食之无味的弃之可惜的这些项目,白天有100个理由要继续,但是到了晚上更有100个理由要终止,所以我非常共鸣OPPO的段永平曾经这么说过,“改正错误要尽快,多大的代价都是最小的代价。”

我觉得哲库做这样的一个决断的决定真的是不容易。但是从现实角度来讲,从保全 OPPO的整个大企业来讲的话,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所以归根结底一个企业,从正常理性角度来看,这个问题不带任何情感,一个企业最终还是要回归是否能够盈利,是否造芯,这件事情真够真正能够带来很大的益处。

为什么要做这样一个这么大的决定,我觉得分两个部分,一个是内部的因素,一个是外部的因素。

从内部因素来讲,过去4年哲库在OPPO的内部,我相信应该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对待。哲库高举高打,业内的技术高管也好,工程师的薪资也好,EDA、IP等等也是花费不菲的,加上4纳米5纳米3纳米这种晶圆的流片费用,又不是一次流片,一次又一次的去升级迭代,加上整个团队3000人这样的一个运营,这样的一个成本一直做产品开发,这还不够,还要不断的与时俱进,追赶这个业内最领先的高通联发科最新的指标趋势及新功能新特色,这是很吃力的一件事情,是要花费很大的代价。

就算苹果这样有钱的行业大佬做基带芯片,还是一直没有达到苹果手机量产的规格,所以难度非常大。

此外,华为麒麟的话基本上发展了11年,所以你说哲库要发展个10年9年,哪怕快一点8年,那也是非常大的投入,所以综合下来OPPO的财务能不能扛得住5年、6年、7年甚至10年、11年、12年,我觉得是一个很需要严肃评估的话题,是否要及时指正,不要拖累手机的核心业务,我觉得这是一个比较好的决策。

外部因素的话,OPPO的绝大多数手机的话也是在跟高通跟联发科合作,这样的亲密的合作是不是因为OPPO要自己研发自己的基带芯片跟处理芯片,这种合作会受到影响?再加上目前的经济大环境真的不好,而且地缘政治的也在恶化,供应链脱钩的威胁等等。

无论是从内部来看,还是从外部来看,就算是千辛万苦把芯片做出来,到时候地缘政治等等是不是也会跟华为一样受到打压也不好说。

慕容素娟: 通过倪博的分享,让我们看到芯片的研发周期,和互联网的软件的研发周期是完全不一样的,开发一套软件,快的时候可能一个月就搞定,慢的话半年一年基本上一个软件产品就开发出来。

但是芯片是完全不一样的。一个最基础的芯片,可能它的研发周期就得两三年,还有四五年五六年都有的,10年的也有,比如说像华为的麒麟的芯片,龙芯的这样的CPU,这都是以10年为单位来去做规划和考量的,所以也正是因为整个这样的一个技术门槛极高,而且它研发周期极高,也是使得整个芯片创业这一块的难度就是指数级的一个上升,这也是芯片产业特有的一种情况。

接下来请刘总来和我们分享一下。

刘士东:最直接的原因就是经济的下行是非常明显的,整个手机芯片的老大高通,最新一季的财报营收下降17%,净利润下降42%,是非常严重的一个下滑。连芯片的行业老大近况都这么难,所以对于OPPO来说,它的压力还是非常大的。

从造芯的难度来看,比如说像是华为的麒麟芯片这10年磨一剑,那么我们再来看苹果,苹果从2019年开始研发基带芯片,也是已经好多年。此前业界消息苹果会计划在2024年开始量产自己的基带芯片,通过三年的时间到2027年,彻底替代高通的芯片基带芯片。苹果著名分析师郭明錤提到,苹果的计划其实是有很大的一个不确定性的。

可见打造一个手机的AP芯片或者是基带芯片这个周期是非常长的,整个公司的投入是非常大的。

慕容素娟: 其实通过刘总刚才分享的,其实大家也看到就是说整个手机芯片它是涉及非常多的品类的,芯片它只是一个大的概念,芯片的难度怎么样,还是要再看他做的芯片是哪一类的芯片。手机芯片里面有非常多不同的品类,从基本的ISP的这样的芯片,这是一个相对来说难度比较低的还是比较容易做的,然后慢慢的到 NPU的芯片,像AI的芯片了,就来优化像素了画面了这样子的。到最难的就是AP处理器芯片。

大家意识到芯片在整个芯片类别中,所处的一个难易程度的话,就更能够清晰的来看待到造芯这件事情。

二、天时、坚持、多业务支撑是华为造芯成功的关键

慕容素娟: 国内目前造芯相对比较成功的就是华为,华为做的AP处理器芯片是手机芯片里面最难的。华为凭借自研的麒麟芯片,一度成为苹果强劲的竞争对手。为什么华为能够做成这样的AP处理器芯片,有哪些非常特殊的一些因素和条件吗?

倪文海: 华为是非常走运的,2009年华为开始做手机芯片,那个时候国产的低端手机叫山寨手机,华为海思的第一款手机芯片集成电话、WiFi、GPS、蓝牙、FM、数字电视,用交钥匙的商务模式,使终端手机厂商很容易造手机。此外,手机非常便宜,客户的忍耐度非常高。

所以华为(造芯)成功的最大因素之一,我认为是做的早。2009年那个时间点非常好,芯片不光做成,而且还给华为带来盈利,然后把赚来的钱再回过来再继续投资,不像OPPO哲库那样不断的烧钱,华为海思是可以自己来滚动。

2009年一直做到2020年的麒麟9000,几乎花了11年的时间。哲库造芯成功要花多长时间,保守一点说起码要花7年8年时间。

我们看到苹果造芯比华为迟的多。苹果是2019年造芯片,那时智能手机已经蓬勃发展了好多年,都已经比较成熟了,智能手机的用户客户的胃口也吊得很高,稍微有点毛病,稍微有点卡,功耗稍微多,要常常充电池等等之类,用户是忍受不了的,就会影响销售,所以困难度要大得多。

华为海思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做的比较早,历史上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缘,从低端慢慢到中端,然后再慢慢到高端。做到2019年跟2020年的时候非常辉煌,如果不是中美贸易摩擦打压的话,我觉得华为真的是了不起。

慕容素娟:谢谢倪博,刘总,请您也谈一下。

刘士东: 我再稍微补充华为麒麟芯片成功的另外一个原因,其实华为它的手机业务是在运营商业务、企业业务之后,然后来去新开的一块业务。华为可以花10年磨一剑,这么长时间的投入,背后有赖于它在非常庞大的运营商业务、企业业务去支撑。

对于OPPO来说,只有单一的手机业务,在当前市场行情不好的时候,其实对于OPPO的压力经济压力会非常大。

华为2019年开始受到非常严重的制裁,2020年新一轮的制裁。即使在这么严厉的制裁之下,华为都没有放弃手机,虽然说他把荣耀手机给剥离出去了,但是华为手机品牌仍然保留,华为芯片仍然继续在做研发。

可以看到,其实华为这么宽广的业务线,这么雄厚的实力才能够支撑它去投入10年,然后不停的去一点点的迭代,然后一直到最后的麒麟芯片基本上能够和高通在类似的一个水平上。

慕容素娟: 好的,谢谢,通过刚才分析,让我们看到做芯片不光是技术好,资金到位,实力很强,还要涉及到非常多的外界的复杂的因素,有些因素是企业可预知的,有些是无法预知的;有些因素是企业可控的,有些是没办法去控制的。

“时也,运也”,造芯的大的时间的节点,对一家企业能否做成(芯片)也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 ning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