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第11届年度EEVIA中国硬科技媒体论坛暨产业链研创趋势展望研讨会上,英飞凌电源与传感系统事业部应用管理高级经理徐斌围绕户用储能发展进行了深度分享。

图示:英飞凌电源与传感系统事业部应用管理高级经理徐斌

在过去很多时候,新能源的发电甚至被称为垃圾电,因为它不能很好地被电网应用。比如今天下雨就没有电,明天大太阳就发电很多,所以它有不持续性或者间歇性。在这样的背景下,储能应运而生。

在2022年储能爆发式地发展,以前不是做储能的厂商都进军了储能,从而造成目前市场上供大于求的情况。不过,储能在2023年的发展比2022年的发展相对缓慢,徐斌指出主要有几个原因:

第一是2022年战争和能源危机的影响,在欧洲有着迅猛发展。随着欧洲能源供需情况得到缓解,能源价格在2023年有很大的回落。

第二,跟经济大环境有关,欧洲和北美的通胀影响到装户用储能的热情。

第三,国外跟国内的情况不一样,国外非常欠缺PV板,即光伏组件和储能一体化系统安装的有经验或者合格的劳动力资质,欧美尤为欠缺。虽然生产了很多的逆变器或者储能系统,但因为缺少有资质的安装商,造成了在安装渠道上的一定量的积累。

徐斌分享了一组数据,2022装机需求大约在14000兆瓦,但实际出货量可能接近18000兆瓦,因此2022差不多有4000兆瓦的库存积压。

他表示:“目前储能市场只是暂时性的低迷,在三个月-六个月的库存消耗完以后,户用储能还会朝着良性的趋势发展。”

近年来,大家在装光伏的时候会配备储能。伴随着新能源汽车的爆发,大家需要把充电跟储能和光伏系统做搭配,也就是现在非常热的光储充一体系统。除了硬件上面的光储充一体系统以外,在户用储能市场还会有软件方面和能源管理方面的突破;以后的每个家庭装了光储充一体机以后,形成自发自用的能量微网,特别在一些偏远地区,或者在欧美国家,在电网没有那么顺畅或者电网出现问题的时候,完全能满足自己家庭的使用。

徐斌表示,今后,户用储能系统的发展将呈现几个特点:

一是,光伏一定要搭配储能。

二是,光伏储能电池的容量、储能系统的体积大小、储能系统的重量以及储能系统的成本,这些相关都与能量转换效率相关。如果效率做得更高,体积、成本等都能得到相应的提升。

三是,很多储能系统用在户用,户用的条件就限制了体积不能太大,里面的散热全部都是无风扇散热,也就是通过自然冷却散热。

未来,光伏户用储能系统的效率和功率密度是最制约未来产品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徐斌表示,SiC MOS第三代半导体是应对这样的高功率密度、最小的温升的挑战有效方式。第三代半导体的优势匹配当前户用储能方案的需求。从现在硅的器件转到碳化硅系统,可以提升很高的效率;同时,SiC MOS的体积比较小,可以提升功率密度;此外,它非常灵活,SiC MOS的pin脚或者使用方法都可以跟硅的系统做到无缝连接;最后,它的可扩展性非常好,从650V,到1200V,1700V都有。

作者 Song, Xu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